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的通知》(教语用厅函﹝2021﹞3 号)精神,学校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调动多方资源,确保工作实效科学。学校通过实习支教等方式充实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师资队伍,通过“国培计划”强化学前教师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扎扎实实落实好“童语同音”计划。现将2021年河西学院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实施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强化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分工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细化落实
学校根据《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甘肃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 要求学校语委牵头,以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为平台,组织教务处、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团委等部门共同制定了“童语同音”工作方案,确定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细化落实。
二、顶岗实习支教与就业相结合,不断充实学前师资队伍
学校每年将90%以上师范类专业实习生安排到新疆自治区、甘南州、临夏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顶岗支教实习。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部分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专业、音乐专业和体育专业学生进入当地幼儿园进行实习支教,缓解了当地幼儿师资不足和幼儿教师普通话水平不高的缺陷。同时,真正让顶岗实习支教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准发力,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支教的历练,更深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现状,加大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沟通与交流,逐步适应和喜欢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工作,将成为扎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新一代生力军。我校2021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有140多人。学校一直鼓励引导毕业生前往民族地区履约就业,针对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学生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2021年我校签约到少数民族幼儿园的工作学生有60多人。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师资培养贡献了力量。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普通话水平
2021年,学校对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临潭县和碌曲县的4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普通话水平和保教能力的提升培训。学校精心研制教学方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优秀教学团队,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在普通话提升训练阶段文学院选派了赵建国教授、何茂活教授、党万生教授、高天霞教授、高少媛副教授等教学经验丰富、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承担普通话教学工作。学校在培训学员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培训班全体学员创先争优,确保培训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支部成立后,安排普通话测试已达标的党员及普通话成绩在二甲以上的学员一对一指导帮扶10名普通话未达标学员,取得了良好效果。最终所有学员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四、开展“百年征程传薪火·红色经典润乡土”主题活动
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河西学院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联合张掖市语委赴肃南县共同开展“百年征程传薪火·红色经典润乡土”主题活动。由5名大学生主持人组成的朗诵、讲故事小分队,前往肃南县幼儿园向小朋友们讲述红色故事,进行朗诵展示和分享朗诵技巧,并向幼儿园捐赠了红色经典图书。此次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被今日头条、新华网等媒体先后宣传报道。
五、今后发展方向
(一)坚持“童语同音”计划实施与语言文字各项活动相结合。学校将把“童语同音”计划做为我校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重要工作组织实施,同时,紧密结合语言文字示范校建设、“推普周”、经典润乡土等活动,广泛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小手拉大手、大手拉 小手、对口帮扶、送教下乡等推普活动,着力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稳步推进计划。
(二)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童语同音”计划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我校与永靖县对口帮扶,学校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科学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在资源研发、实习支教、师资培训、送教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定点帮扶,建立语言文字对口帮扶常态化机制。
(三)通过信息化,推动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建设。近几年学校一直在实施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主要针对偏远地区小学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开展,已形成成熟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将再此基础上,推动“互联网+学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建设,开展联校联网、开展线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
(四)科研引领,打造团队,逐步形成语言文字科研力量
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研究是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水平,保障语言文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依托文学院的专业优势,打造了一支语言学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了我校的语言文字科研力量,鼓励教师研发适合民族地区以及各方言区教师使用的普通话教育教学资源。
河西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22年3月20日